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调研成果 > 会刊专辑

《会刊》2024年第3期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01 10:07|栏目: 会刊专辑 |浏览次数: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白魁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经济变革的重要推手。就我市而言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就是保障我市经济的发展,只有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才能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茁壮成长。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在山西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中晋城五家企业上榜。他们分别是: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年营收420.6209亿元;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年营收102.5481亿元;阳城皇城相府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年营收38.9455 亿元;阳城太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营收31.4108亿元;浩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年营收30.0027 亿元。2022年晋城市共确定主抓民营企业重点项目60个,计划实现投资30 亿元,全部超额完成任务,为晋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3年9月9日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薛明耀深入晋城市部分民营企业专题调研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薛市长听取了企业的诉求、建议,他说:“民营经济是推动晋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扣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巩固拓展发展优势,持续强化对民营企业的主体培育,积极推进创新型驱动,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不遗余力地推动我市民营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死角没有清除,营商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年来,我市着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力促进经营主体壮大,为我市加快转型发展注入了动力。但是,对标国评考核,我市在80个参评城市中排在第51位,处于中下游,优势指标太少,18项指标中仅1项进入全国前20名。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经济大环境持续低迷,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在当前严苛的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不进则亡、不勇则亡、不智则亡,根本就没有退路可言。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清除的死角依然制约着营商环境的改善,很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比如:我们还没有经验来处置市场环境遇冷、市场需求减少、生产供大于求、产品不断积压、企业经营费用加大、财务成本不断增长、用人成本不断上升、企业不堪重负融资无门重组无望,纷纷破产倒闭的问题;三角债务问题、大企业挤占小企业生存空间的问题、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问题;融资难、融资贵,防范金融安全风险的问题;企业运营维保成本高起的问题;人才短缺,招人难用人贵,薪酬福利跟不上留人难的问题;特别是政策不确定性的问题,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巨大,政策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稍微的波动和变化,就有可能直接关乎生死,虽然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政策难以真正落地,导致民营企业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支持。

 政府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做了大量的努力,例如持续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实施“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持续创优投资环境。实际情况是创业投资企业屡屡撞上弹簧门,想要了解的创业投资项目,既找不到政策咨询单位又没有清晰的政府部门帮扶引导,求告无门,只能空怀梦想望市兴叹。

 每一个企业都会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和监督,现在又增强了属地管理的职能,乡镇和村级社区管理组织相继成立,突然来权的基层部门也很担心监管失职,他们严防死守。多头监管、重复检查、一事多部门查处,搞的企业苦不堪言。虽然可能发现了一些隐患,但对于投资创业企业的发展而言,这样的营商环境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应康养城市而生的服务行业里,特别是民宿酒店等服务企业,在没有报案的情况下,安全、应急、公安消防等机关,以及派出所民警的每日常态化检查,就让民宿酒店等服务场所应接不暇。他们往往比较严厉,脸色较重,又有执法权。受到这样保护的企业生意就可想而知了。

 我市属于典型的煤化工城市,由于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几年我们转型发展正在打造康养城市的形象。但煤炭产业比重依然很大,很多民营中小企业还是依附在煤炭等工业企业里找生活,他们积极为煤矿等工业企业供货,提供维修、运输等各种服务。在现今大开放无壁垒的营商环境下,全国的各类型企业都来晋城找生意,大多来的都是生产厂家,他们去掉中间环节直供终端。而我市的中小企业大多是贸易公司仓促应战,为了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只能舍弃利润先中标中选,保市场份额。然而煤矿等工业企业的市场也不好,因自身效益不佳,他们开始长时间拖欠民营中小企业应收账款,1年、2年、3年都不见回款,甚至某煤业集团旗下的几十个煤矿供应合同里直接写明账期要拖欠36个月左右才有可能付款。

 综上所述,营商环境里的死角、堵点、绊脚石、顽瘴痼疾,必须清除打通。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政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继续坚持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彻底放出去,把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来,持续为市场主体松绑、铺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加强对企业权益和市场秩序的维护,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建立比较健全的政府权力运行和履职的监督体系。要加强营商环境建设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以市场主体评价和感受为第一衡量标准,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需求,从准入准营、营商办事、权益保护、纠纷化解、服务监管等方面综合施策,把权放到位、事管到位、法律服务提供到位,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着力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民营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要尽可能地进行规则释明与指导,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并依法执法。要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等意见。要建立健全涉企政策制定和评估调整机制,坚持问计于企,把企业需求作为政策研究制定方向和创新源泉。

 3、强化部门服务联动机制。建议设立投资创业政策政府帮扶咨询单位,明确政府专门单位部门帮扶引导投资创业项目落地,为全面创优营商环境汇聚建设合力。要明确参与联动服务单位的目标、责任、督促其主动作为,尽职尽责,切实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各类问题。完善市场营商环境法制化和相关运行规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系列专项活动。司法方面,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严惩涉企涉法营商环境犯罪,对违法行政案件集中治理,解决行政争议。守法方面,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国家工作人员增强依法执法、依法行政意识,市场主体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4、加大政务、国有企业招投标公开力度,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完善统一的政务、国有企业招投标基础平台,以“一网通办”倒逼政务、国有企业招投标服务流程再造,推动政务、国有企业招投标服务提质提效、阳光公开。着力规范公开流程,抓好落实、跟踪问效,不断提升政务、国有企业招投标公开质量。要坚持市场经济导向,坚决打击各种各类隐形门,优化政务、国有企业招投标公开平台建设,以“一网协同”倒逼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现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业务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联动,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5、推行部门执法集中联动。积极推行综合检查清单制,年度综合查一次,谋划调度整合执法资源,提升执法效能,推进不同执法部门有效衔接,切实做到“进一次门查补完善多项事”,有序有效解决多头监管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在执法领域开展帮企、便企、助企、利企实践活动。

 

(本期责任编辑  段玉明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晋ICP备1801119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