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城市产业促进会四届二次会员大会上的发言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刚才聆听了牛主任的《工作报告》,感触颇深。一年来,我们产促会以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己任,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会员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为推动晋城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听了报告之后,令人振奋。
作为刚入会的通讯会员,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入会前的感觉:产业促进会的宗旨是服务社会的利他性组织,但其成员构成却是由利己性的商人企业组成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功能显然是矛盾的。那么,产促会的领导们将如何调和这种矛盾呢?入会后发现,产促会服务平台的工作井然有序,组织机构齐全规范,服务平台功能强大,深受会员好评。
参加了几次产促会的工作研讨会,发现产促会通过三条主线将这种功能性矛盾彻底化解,从而在产促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或者说功能性合力。这三条主线,我把它归结为三种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法律文化。
一是红色文化——主要是通过党的基层组织传达中央精神,组织大家学习中共党史、观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红色电影等形式,将产促会的会员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提高其政治站位,让企业的经营者明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现在的繁荣强大,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壮大的真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年屈辱史,是因为中国没有钱吗?恰恰相反,是因为中国太有钱了,但当时的中国一滩散沙,国家没有顶梁柱,人民没有主心骨。所以,才落得任人宰割的下场。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就应当把我们晋城的红色文化产业做起来,做大做强。因为我们晋城市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上个月,我应邀参加了刘进京导演执导的话剧《大槐树下》的评审工作。话剧反映的故事发生在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位于历山脚下,风景迤逦,美不胜收。这里既是爱国教育基地,又是一处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这是八路军抗大所在地发生的故事,陈赓是校长。唐天才是胡耀邦的警卫员,八路军的侦察排排长,南泥湾的玉米种子,天才3号,这个玉米种子,八十年前的事情。总书记的姨妈齐云老先生在那里呆过。南阳村走出一百三十多个将军,南石店35个。几乎我市的每个县甚至每个乡镇都有讲不完的红色故事。但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发掘出来。费用是大问题,政府投入太少,我们在以情怀做事。晋城不缺故事,但缺的但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费用。
4月9-11号,我和殷本立老师应林州市政协副主席之邀到河南林州考察红旗渠,第二天他们建议我们参观林州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本来是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走廊,是古时候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的国际贸易通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却被河南林州给借用了,并进行了旅游开发,投资四千多万元,成为林州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投资人是在我市打工三十余年的姓王的老板,叫王留根。现在西下村某个煤矿工作,听说我们去考察,人家要求林州市政协副主席邓军强无论如何把我们留下来,等他回来一起吃饭。河南人在编故事方面的的确确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是抱着金碗去要饭,人家可以凭空捏造出来很多动人的故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13号回来以后,参加了对于我们晋城市城区洞头的红色文化地标挂牌,我和殷本立老师参加了这次挂牌仪式,应主办方的要求我写了两幅字送给了北京来的两位嘉宾。红色文化无疑是我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将成为文化产业的自主品牌,是文化产业本土化建设的龙头,我们有理由相信晋城市创业促进会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建议政府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在政策上稍作倾斜,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于我们晋城而言,文化振兴的重中之重是红色文化的振兴。
二是传统文化——产促会作为娘家非常关心并大力支持会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去年,2022年,我和协会的殷本立老师全程参与了泽州县金村镇东六庄村出资拍摄,刘锐导演执导的《补天》电影主创和拍摄工作。殷本立老师担任电影的文学顾问,我担任法律顾问,并在电影中扮演女娲部落的首领。电影杀青的时候,咱们产促会的会长亲自带队八个人到场参与首映式并指导工作,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座谈的时候,会长讲到:古人用神话的方式告诉我们补天实际上就是补人心、补道德,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他讲的非常好,讲出了我们产促会的根本宗旨,那就是利他,就是服务社会,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更加强大!这不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原生动力吗!说实话,由于资金不足,这部电影的拍摄技术一般,但由于它立意高远,而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微电影视频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接下来,摄制组计划在高平拍摄炎帝,讲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到7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其中6个就发生在晋城,或者与晋城密切相关。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进行开发,使之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三是法律文化——法律是我们产促会和会员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产促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去年11月份,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个体户发展条例》,今年年初,协会就组织全市重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学习了新条例,还让给大家进行了辅导,及时将国家法律的更新和政策的变化告诉我们的企业,为我们的企业合法合规运行保驾护航。毫无疑问,法律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法律就是高压线,不懂法律就很容易触碰高压线,给自己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每个企业都应当有法律顾问和财务总监,但有的企业为了省钱就不顾法律顾问,等出了问题才病急乱投医,为时已晚。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你车上,让你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你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早知道给20元停车费也愿意!一般老板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项目、公司出现问题,亏了几百万、上千万的时候才发现:那几万块甚至几十万的法律顾问费与损失相比真的很便宜、很划算,如大海的一滴水!公司有一个好的财务总监、法律顾问,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可惜很多时候为时已晚,企业损失的程度远远超过于请法律顾问的成本,其实很多时候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很多问题都不会发生,因此请法律顾问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是很必要的。因为法律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潜在风险,因为法律背后是国家的“暴力机关”,违反法律必将受到国家“暴力机关”的制裁,这是任何一个中小型企业都无法承受之重。而法律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正是企业法律顾问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我们作为产业促进会,作为企业的娘家人,必须市场提醒我们的企业领导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万万不能碰。违法的企业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知法犯法,一类是出于对法律的无知。专业的法律顾问至少可以保证企业主不会因对法律的无知而受牢狱之灾。
总书记讲的“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乡村振兴的实质就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起支撑作用,产业振兴的核心是文化振兴,重点包括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法律文化。毫无疑问,文化产业是本世纪的朝阳产业,这是由人民的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它反映的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入之后,通过对上述三个文化的亲身感受,深刻体会到促进会在国家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战略方面的重大价值。产促会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诉求,反映企业的呼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而且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的社会功能,实现企业服务社会的价值最大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大支持和服务。更为重要的是产促会以为企业提供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己任,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推动财富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在更高层次上增值,在更广领域惠及大众,实现企业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这是我入会前没有想到的。所以,作为一个新会员,我希望能够充分利用产业促进会这个大平台,整合各会员的资源,对接各种项目信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作为一个新入会会员,我将正确行使会员权利,履行会员义务,积极参与促进会的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产业创新,壮大产业软实力,为实现我们产促会的宏伟而远大的战略目标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点建议:
1、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发挥红色文化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凝聚力作用,不断提高企业主的政治觉悟和认识高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代,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国家强大、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
2、通过开展道德讲堂,为企业主及其员工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帮助企业提升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反映企业崇高的精神追求,体现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3、通过开展法律讲堂,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最大限度规避法律风险,提高企业主的法律风险意识,将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纳入企业重要的议事日程和管理体系当中,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程广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