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参阅资料 > 三农工作

【资料摘编】​从农民学历入手破局乡村人才振兴

发布时间:2023-09-22 09:32|栏目: 三农工作 |浏览次数:

【资料摘编】从农民学历入手破局乡村人才振兴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9年12月13日 

    编者按   近日,农业农村部联合教育部召开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推进会,意在通过多项政策举措推进涉农人才培养,助力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培养高素质农民成为破局乡村振兴人才缺乏的关键举措。本期新闻洞察将从意义、现状、政策举措等多个方面,呈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人才振兴。


    这一次推进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是进一步推动了高等学校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改善乡村面貌,这在中国农村发展历史上是创新之举,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科学路径。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丽敏

日前,农业农村部联合教育部召开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推进会。

根据会议要求,各省和涉农院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将三农工作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政企校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快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涉农人才培养新格局。

涉农职业院校要主动担当,坚决落实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各项任务,为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会议明确要求。  

农民素质提升是人才振兴的基础

一直以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民素质的提升对于人才振兴又意味着什么?会议认为,农民素质提升是人才振兴的基础,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根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乡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影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其优质资源的稀缺、外流,在这些优质资源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才的缺乏。

现在不仅仅是青壮年劳动力在流失,还在于很多农村的孩子在大学毕业之后只有很少一部分返回农村,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农村人才大量外流的客观现实。乡村振兴要做很多事,但是如果没有人,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李国祥说。

河南高校智库联盟中原工学院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陶建格对本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他说,自建国以来,城乡差距造成农村大学生进城、农民工进城、农民企业家进城,城市对农村人才的虹吸效应使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像农业现代化需要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农村治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提高乡村干部管理能力和水平。可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离不开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只有农民素质整体提升才能够为乡村振兴持续输送人才,形成人才队伍梯队;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关键位置,培育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陶建格表示。  

现阶段是时候提出农民学历提升了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我国也十分注重对农民的培养,但更偏重技能上的培训,国家为什么在此时提出要开始注重农民学历的提升?

在陶建格看来,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的是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就是说仅仅有技能型人才是不够的。而人才振兴需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学历提升是一个既包括专业技能水平教育,也包括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

他接着说,当前,我们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时期。扶贫攻坚战解决了农民的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是要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农村扶贫攻坚转向乡村全面振兴之际,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实施学历教育是发展战略的需要。

技能培养在前期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需要现代化的工人,对农民技能的培养不仅填补了这部分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了就业。李国祥表示,现在开始注重学历提升,应该是在强调对年轻人的培养。

他解释道,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侧重某一个方面,学历的提升是全方面的,是可以包括技能的培养。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因为我们现在认识到需要这么做,以前农村也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人才,但留在农村的很少,这么多年以来,农村和城市的平均学历相差很大,不利于农村发展。

李国祥强调,目前在农村还有一部分青年人,可是他们的学历阻碍了为农村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有一个途径能提升学历,是有利于他们深耕农村服务的。  

创新之举需要创新的制度配合

会议指出,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涉农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其中的创新表述说明此前没有经验可参考,自然落地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困难。

对于这些困难,李国祥认为,着重需要关注学历提升的方式和学历的认可度以及提升之后如何确保留在农村等方面。

学历提升是针对留在农村的年轻人,他们就是没通过普通的高考制度才留下的,如果这次的学历提升一样按照普通高考制度执行,这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如果区别开来,又破坏了目前的教育体制。他说,再就是学历提升之后,社会的认可度问题,认可不认可都直接影响这部分人的积极性。

接下来,我们必须进行探索,找出有足够的吸引力还不破坏现有的教育制度的路,还得确保提升之后留在农村,否则就违背了提升的初衷。李国祥表示。

陶建格则认为,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高等学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那这一次推进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是进一步推动了高等学校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改善乡村面貌,这在中国农村发展历史上是创新之举,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科学路径。

由此,他给出四条落地建议。

一是实现百万农民提升学历,需要一批熟悉农村的专业教师队伍。高校教师应该深入农村,把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把科研工作写在乡村大地上。我们曾经有这样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民教农民比专家教农民更有效,因此,必须有一批能够适应农民教育的高校教师,而农村出来的高校教师有较好的优势。

二是把专业和学科建设同农民学历教育结合。把高校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与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和学科,大学就应侧重发展、建设这样的专业和学科,把人才培养同高素质农民学历教育结合。

三是树立农村是农民教育实践重要天地的理念。要解决农学教育要下田、工学教育要进厂,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教育要把课开在田间地头

四是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满足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提升的需要。乡村振兴需要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满足产业振兴,也需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满足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人才需要。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晋ICP备1801119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