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庸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迄今为止,国家最高层首次发布的专门针对企业家的政策性文件,它对促进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学习《意见》,再讨论几个与企业家有关的问题。
谁是企业家
企业家的概念和名称首次出现于西方,第一个提出企业家名称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人,就是法国18世纪的经济学家康蒂龙。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那时中国的企业虽然也有书记、厂长或经理等角色,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因为企业书记、厂长和经理的职责仅限于组织生产,他们与党政机关的各级干部随时可以毫无障碍地互调,企业家角色的特殊性当然就无从确立。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在中国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又一批的本土企业家才应运而生,企业家的独立作用才得以凸现,对企业家的研究才逐步深入,对企业家也就有可能做出明确的定义。本文认为,企业家就是那些既精通企业经营,又勇于创新、善于竞争、乐于奉献,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领导者。这一定义不仅凸现了企业家与党政干部的区别,而且涵盖了企业家应有的精神,它告诉我们,就像从事写作工作的人不一定是作家,在企业领导岗位上的人也不一定是企业家,企业家和董事长、总经理、厂长或老板之间存在着共性,但绝对不能划等号。
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
因为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引领者,所以当今世界,凡是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的国家,一定都有很多又大又好的企业,国家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成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凡此种种,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又因为企业经营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企业家,所以随着企业地位和作用的提升,企业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致当代经济被称为企业家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国家,不仅优秀的企业家与影视明星一样有名,而且有一些企业还直接用企业家的名字来命名,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就是用企业家亨利·福特的名字命名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就是用企业家冯·西门子的名字命名的,另一些企业虽然不这样命名,但只要一提到它,人们也会马上想到某位企业家的名字,如提到苹果就会想到史蒂夫·乔布斯,提到微软就会想到比尔·盖茨等等。当今世界,企业的命运国家的强弱已经同企业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如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说:“从历史上看,企业家至少和政治领袖同样重要。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们,曾让欧洲变得强大,让美国变得强大,如今也让中国变得强大。”
企业家的性格和才能
凡是优秀的企业家,都在长期的奋斗中、特殊的环境中磨炼造就了一些特殊的性格和才能。有学者们认为,性格和才能是企业家走向成功的两条腿。案例表明,对于优秀的企业家,至少“好学霸气、争先创新、勤奋坚韧、低调简朴”四种性格是必须的。
好学霸气。好学霸气就是有胆有识,有人把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称为绿林秀才。绿林者,有霸气、有匪气、讲义气;秀才者,有文化、有见识、有头脑。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就是这样的人。其霸气表现在言行强势,说一不二;匪气表现在脾气刚烈,敢做敢为;义气表现在情感丰富,待人诚恳。有文化表现在懂技术、会管理;有见识表现在视野广、谋略多;有头脑表现在爱思考、善分析。
争先创新。争先就是争强好胜,有竞争意识,创新就是敢于突破成规,以新代旧。华为的任正非就是这样的人。他文革中大学毕业,当年在部队工作时就有多项技术创新,曾作为军队代表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1987年创办华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无数对手,使华为成为著名的国际化大公司,至今年过70,仍带领华为人在高科技领域冲锋陷阵。
勤奋坚韧。凡是优秀的企业家都生性勤奋、意志坚韧,干工作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遇到困难能咬牙坚持。香港创建湾仔码头品牌水饺的臧健和,不过是一位从大陆去港的普通妇女,全靠勤奋和坚韧,创造了把一个小产品做成大产业的奇迹。
低调简朴。这是优秀企业家的另一性格。全球最大的家具零件商,宜家超市创建者,刚刚去世的瑞典著名企业家英格瓦·坎普拉德有高达3800亿美元的身价,但他出门总是坐飞机的经济舱,很喜欢在折扣商店里买东西,一辆沃尔沃汽车一坐就是十五年。
说到企业家的能力,则有观察力、思考力、决策力、组织力、影响力和执行力六项指标。
观察力。“眼光是金,行动是银”是企业界十分流行的一句话,眼光即观察力,是指发现商机和问题的能力。比如有红色商人之称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一生创办过不少企业,每一次都因及时捕捉到商机而大获成功。比如十月革命后他与俄国做生意,听到列宁即将开展扫盲运动的消息后,看到俄国的商店里却少有铅笔出售,就立即投资兴办铅笔厂。
思考力。创新离不开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都有善于思考的习惯。苹果电脑的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从不做市场调研,只是整天坐在办公室拼命想自己的电脑还能提供那些客户也想不到功能,结果频频出奇制胜。
决策力。决策力就是企业家决定战略,制定策略和计划的能力,其中的战略决策力对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可口可乐一位首席执行官一度决定改变传统饮料的口味,结果造成6千多万美元的损失。柯达公司的上层因决策不当失去了发展数码相机的机会,最终使一家百年名企关门歇业。
组织力。组织力就是企业家根据发展目标设置岗位、构建团队、分配资源、协调关系、激发动力的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组织力,有人只会小打小闹,有人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华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员工从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再到几百人几千人上万人,直到十几万个人,都能各归其位、各司其职,高效有序地工作,靠的就是任正非非凡的组织力。
影响力。权力可以外授,影响力只能自己修为,它是一种来源于人格魅力的无形力量。蒙牛的董事长牛根生就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他被免去伊利副总裁的职务以后,决定自己创办新的乳业公司,此话一出,立即有伊利八位原中层干部响应;缺乏启动资金,昔日的同事、朋友、亲戚很快筹集了数千万元支持。他生性豪爽,仗义疏财,信奉的名言是“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在伊利任职时就颇有人气,他能让蒙牛迅速崛起,个人影响力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企业上下的执行力来自企业家的执行力,企业家的执行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不把执行仅仅当作下属的事,而是处处从自己做起。二是能及时列出完成任务的顺序和流程,善于引导干部和员工把执行的重点放在关键环节上。三是能随时发现和解决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干部和员工的执行进行奖惩。四是经常以典型案例为教材,开展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干部员工的执行力。
企业家与企业经营
舞台是演员展现才华的场所,企业是企业家的用武之地,企业家水平的高低最终要通过经营企业来评判。大量案例表明,凡优秀的企业家不仅都是经营企业的高手,而且在经营企业上颇有共性,即普遍重视营销、技术、管理和业态,并善于在相应环节上创新。
营销和营销创新。营销是企业家必备的基本功,国内外有不少著名的企业家就是靠营销起家的,有“营销女神”之称的格力总裁董明珠就是如此。不仅创业要靠营销来开路,企业的正常运转也时刻离不开营销支撑。经营失败的企业几乎都从营销失利开始,因为产大于销或发出去的产品收不回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只能关门大吉。市场经济是买方经济,卖方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跟着买方走,那一家企业能卖掉更多的产品,它就是赢家。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华为虽然很少作广告,但对营销公关却格外的重视。1996年北京召开全国交换机定货会议,到会的电信局长只有40多个,华为却派出400多位营销人员到会促销。华为的营销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33%,营销费用占到营业收入的1.0%—1.5%。美国的箭牌口香糖现在的全球销售额是40多亿美元,全靠营销把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
技术与技术创新。世界上凡是著名的企业,都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美国的波音、微软和英特尔;日本的丰田、松下和东芝;德国的西门子和拜尔等莫不是如此。比如中国的比亚迪,是深圳一家创办于1995年的民营企业,其创始人王传福极其重视技术和技术创新,它生产的镍镉电池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仅用三年时间就占领了全球市场的40%。后来它又投入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很快就达到年产镍镉电池150万只、镍氢电池30万只、锂离子电池30万只的能力,成了继日本三洋之后全球的第二大电池供应商,王传福也有了“电池大王”的称号。2002年比亚迪开始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并在车用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的生产上形成独特的优势。2008年推出了第一辆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汽车。
管理和管理创新。企业利润有三种,机会利润、垄断利润和管理利润。机会利润会随着机会的消逝而消失,垄断利润有碍公平竞争受限制,唯有管理利润最值得企业去追求。追求管理利润的方法就是加强管理,而管理的重点是管人和管钱。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企业管理从传统管理发展到现代管理,从经验管理发展到科学管理,从粗放管理发展到精细管理时,管人和管钱的制度也不断革新。比如华为就把人力资源部门列为企业最重要的部门,让工作最得力、经验最丰富的干部去掌管,它先后引进了英国的职业化技能资格认证办法和美国的薪酬考核机制,在公司内部建立了5级双通道的任职资格考核体系,把行政与技术通道上的每个岗位都分为5级,每一级都制定了详细的数字化标准,每年都对每个员工进行考核,并以考核定级次,以级次定晋升,以职位定工资,以绩效定奖金。这种管理方法不仅为实行差异化薪酬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每个员工技能的提高开辟了通道,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员工钻研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性。华为还特意从美国的IBM公司请来几位资深专家帮助设计新的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推动核算预算、监控审计体系的改革转型,使公司的利润率显著上升,费用率显著下降。
优秀企业家加强管理另一形式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让文化发挥无形的管理作用。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自觉遵从的价值观念。文化与榜样不同,榜样是让多数人向少数人学习,文化则是以多数人去影响少数人,文化的力量比榜样大得多。比如晋城银创建的“草根银行,尊贵服务”文化,就在管理上发挥了显著作用。
业态和业态创新。业态就是企业经营的形态,亦即《意见》中所说的商业模式。比如商业上的便利店、专卖店、百货店、购物中心、主题商城和超级市场,以及制造业上的一体化经营、外包和代工等都是不同的业态。美国的英特尔就专搞芯片设计,生产以外包为主;台湾的台积电则专搞芯片代工。郭台铭的鸿海也以代工为主,专门为苹果等著名厂家加工各种整机零件和部件。其实国有和民营,独资和合资,股份制和上市都是不同的业态。业态并无好坏之分,凡能发挥企业优势,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业态都是好业态。业态其实是生产关系,业态创新能解放生产力。牛根生创建蒙牛乳业的初期,就是靠“虚拟联合”的业态站稳了脚跟。
在此强调企业经营及其创新,因为它是企业家安身立命之本。一个人品德再高尚,精神再完美,如果不懂企业经营就做不成企业家,不善于创新就成不了优秀企业家,就像一个人的品质再优秀如果没有高超的医术也做不成好医生一样。一个人想成为企业家,一定先从学习企业经营入手,抓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也要循序渐进,从提高企业家的经营能力抓起。
企业家的成长与环境
现在晋城在企业领导岗位上工作的人不少,但真正能称得上企业家的人不多。晋城当前面临着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但这些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要看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能否真正更新、经营模式能否真正转换、发展方式能否真正转变,经营规模能否真正扩大,经济效益能否真正提高,如此等等。而所有这些任务最终都要由企业家负责完成,所以晋城有没有足够多的优秀企业家关系重大,也就是说晋城当前最需要的人才是优秀的企业家,故而优秀的企业家从哪里来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意见》的发布无疑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又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文件,而要在吃透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晋城实际,细化《意见》的要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能促使企业家尽快成长的具体办法。须知优秀企业家的产生,固然同培育有关,但主要靠的却是市场竞争的摔打和经营实践的磨练,所以对于优秀企业家的成长,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发现、支持、帮助和保护。发现就是深入实际,寻找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家苗子;支持就是为这些苗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提供让他们施展才华的环境和舞台;帮助就是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扫清他们成长道路上种种障碍;保护就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正确对待他们在成长中出现的挫折和错误。其实晋城这个地方并不缺少有潜在素质的企业家人才,缺少的是发现和支持这些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对此尤其应按《意见》的要求多做有用功,少做表面文章,比如现在每到年终政府都要给经营业绩优异的企业家颁发奖金,实际上与其给他们发放奖金,倒不如多为他们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为只要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就是对企业家最好的回报和奖励,政府再给他们奖金并非必要,真正的企业家也不会在乎这点奖金。相信晋城只要按《意见》的要求,营造好法治、市场和社会氛围三大环境,做好服务、培育和加强领导三项工作,优秀的企业家就会在晋城成批涌现。
(本期责任编辑 段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