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会员园地

从兵法视角领悟敢于和善于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4-12-19 09:59|栏目: 会员园地 |浏览次数:

从兵法视角领悟敢于和善于的艺术

来源:《太行子》2024.12.18

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报告明确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养成。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些经典语句与兵法思维不谋而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领悟哲学和《孙子兵法》思想,对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艺术的理解十分有益。我们从环境因素、内因外因关系以及现实生活的视角,谈些感受。

一、环境告诉我们要抓住机遇:时势造英雄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路,环境因素不可不察。把握人生命运,遇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好环境,借势非常重要。正如《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的那样:兵无常形,水无常势,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思是说,用兵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和模式,战争需要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这种能认识到环境因素和条件的变化,灵活应对的思维,也是中华优秀军事文化孙子兵法与天下大势相适应的生动体现,对人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再如《孙子兵法·势篇》说的那样:故善战者,求之于势……,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意思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善于利用态势的人,指挥部队作战,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推滚下来那样,不可阻挡,这就是所谓的势。只有把握机遇,成功的欢乐才会伴随着你。时势造英雄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人启示。

(一)时势造英雄。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说一个英雄的出现,是由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时势就是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有智慧的人懂得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顺势而为,做利国利己的事情,孙武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九流人物,其实也是时代的产物。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群星灿烂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为孙武和《孙子兵法》的产生创造了客观的可能,才为流传现世的三大智慧奇书之一,《孙子兵法》奠定了基础,也才有世界各地包括山西晋城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不能不说与时势造英雄有关。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春秋战国时代,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造就了孙武。现在又遇上了好时代。现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的是国家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在一次讲话中提出的,此后,总书记在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多次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1年12月《咬文嚼字》和中共新闻周刊发布的十大流行语、成熟词都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列,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部分,明确提到,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向前进。

(三)、结论:由此可见,我们有理由相信,时势造英雄的春秋战国时代,都能诞生许多风流人物和不朽名著,何况我们赶上了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当前国际局势波诡云谲,俄乌、韩朝、中东、台海......无不印证: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刚柔相济缺一不可。珍惜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平台,致敬伟大科研人员钱学森、邓稼先,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成就国之脊梁。

二、内因告诉我们要注重修养:打铁先得自身硬与是金子总会发光。

大家知道,哲学通俗地说就是智慧学。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孙子兵法·始计篇》说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优秀的将帅,应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部属,勇敢坚毅,严明纪律的品格和素质,也就是现在说的德才兼备,博学多识,诚实可信,团结助人,勇敢担当,遵纪守法。只有在生活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有精彩人生。

(一)关于打铁先得自身硬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是兵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兵圣”。

孙武出生于一个军事世家,自幼学习兵法,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知识。用现在的话说,叫见多识广,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有高师指点的条件。根据推算,估计孙武写成《孙子兵法》应该是在30岁左右。他见吴王的底气,在《孙子兵法》计篇中有这样的论述: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段论述,用今天的话说出来就是,如果您能接受我的军事思想,任用我领兵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接受我的军事思想,用我领兵作战,必定失败,我就离开。我的军事思想你认为好,并且能够接受,我将为您造成军事上的优势,从外辅佐你。所谓造成军事上的势,就是在战争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恰当的应变行动。生活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关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句话出自著名诗人尼采。意思是说,只要有才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努力,潜能总会被发掘。以上论述,不仅是金子总会发光,打铁先得自身硬等一串名句的含义,而且计篇中将一个刚正不阿,自信自尊的孙武活生生地展现在了眼前。孙武的成功是有准备的,也是必然的。

(三)结论:成功是给有准备人的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努力了,暂时还没有看到理想的结果,那就再努力一点,那怕到最后,结果也未必如原来所想,但也一定不会比不努力差。因为在努力的过程中,收获了刻骨铭心,提升了自我,发出了独特之光,取得了别样的辉煌。这个道理适用于每个人,要有意识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才能把握住机遇,取得成功。

三、外因告诉我们广交朋友善于取舍:伯乐相马与急流勇退

通常情况下,外因起非决定性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是鸡旦孵了鸡,但并不是所有的鸡旦都能孵出小鸡。除鸡旦本身原因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孵出小鸡。在人生的道路上,内因尽管是第一位的,是事业有成的根本原因,但仅仅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要重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不能忽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有时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因为外因决不能抛开内因独立起作用,这点非常重要。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无论是十二法或十四法,还是以正合以奇胜,都是以五事七计为前提的。

(一)关于伯乐相马

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因而即使有了千里马,也只能屈辱的被埋没在平凡马夫的手里,和普通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的名声让世人了解。这个故事出自唐朝韩愈《马说》中,是伯乐和楚王的佳话,这里不赘述了。我想说的是孙武如果不毛遂自荐,没有遇到伍子胥多次推荐,没有吴王的接受和任用,孙武可能是另一番天地,至少,其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会滞后。由此可见,走出去介绍自己,被贵人相助是多么重要,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二)关于急流勇退

话说孙武在取信于人立威的实践中,尺度把握的非常好。如首次展示练兵技巧,征得吴王阖闾的同意后,孙武把宫女作为士兵进行训练,起先宫女不听从号令,孙武使用军法,不顾吴王阻止,斩杀其两爱妃后,于是立刻军令畅通,宫女立即按令而行,训练有成。吴王当时虽然不悦,但权衡利弊,尤其是在伍子胥的劝说下,以大业为重,很快意识到,孙武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为将,负责对楚国的战争。经过助吴伐楚,五征破郢(今湖北荆州),在孙武的智谋辅佐下,吴国“两破强楚(今湖北荆州),北威齐晋(今山西),再伐於越(今浙江绍兴)”终于成为一代霸主,之后孙武选择隐居终老,留下千古美名,给后世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深思。

(三)结论:识时务者为俊杰

  此话出自《晏子春秋·霸业而时而生》: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其典故来源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风雏。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紧跟时代脉搏,解放思想,认清大势,把握机会,与时俱进,狠练内功,强大自己,审时度势,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认清时代潮流,摆正位置,头脑清醒,才能成为真正的杰出人才。  

四、现实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拚搏奋斗:万事俱备与只欠东风

众所周知,大凡事业有成者,他们大都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力拼搏,才使人生灿烂辉煌。不信鬼神信自己,这在《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明确论述。孙武是这样说的: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意思是这样的军队不整治督促就能注意戒备,不用强求就能完成任务,无须约束就能亲附团结,不待发令就能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兵的疑虑,他们就至死也不会逃避。只要认真谋划落实,拼搏奋斗才有回报。

(一)关于万事俱备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提出了“庙算”的概念,即战前的谋划和准备。他强调在战争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敌我形势的判断、战略战术的制定、军队的训练和士气的提升等。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打算攻打楚国,但担心吴国实力不足。于是,他向孙武请教,孙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吴国有足够的实力攻打楚国,但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孙武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准备,操练军队,筹集粮草,搜集情报,制定计划,赢得民心等一系列准备措施。在孙武的建议下,吴王阖闾花了几年时间,做好了这些战略准备。最后,吴国在公元前506年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取得了胜利。由此也体现了孙武“万事俱备”的军事思想。

(二)关于只欠东风

在战争中,孙武往往会仔细观察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等待合适的时机发动攻击。在伍子胥伐楚的战争中,孙武就曾利用东风焚烧楚军阵地,从而取得胜利。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事要在准备过程中保持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借势而动,以便达到动机与效果的一致。    

(三)结论:大有作为的时代等着你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变革和机遇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的加速、环境的挑战等都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用历史风流人物和文化传统精华,映照现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精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为我们提供智慧和借鉴。特别是《孙子兵法》战略和战术的集合,为我们提供了处理现实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我们需要在这个时代,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相信大家一是会做的更好。

作者:

杨建平,晋城市工信国资委原党委书记、一调,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讲师,晋城市经研中心研究员,聚寿山书院教授,晋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

段志梅,晋城市泽州县南村镇政府干部,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营长;

杨晋霞,峰景房地产公司经理,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营长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晋ICP备1801119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