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产业广角 > 产业信息

现代煤化工发展聚焦“黑”转“绿”

发布时间:2025-10-11 09:36|栏目: 产业信息 |浏览次数:

现代煤化工发展聚焦“黑”转“绿”

文|丁青松


“在全球能源供应出现地缘性紧张的情况下,现代煤化工产业不可或缺,但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动煤化工由‘黑’转‘绿’,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这是记者于9月24-26日在宁夏宁东举办的2025第四届中国能源“金三角”化工园区协同发展大会上得到的消息。


wechat_2025-10-11_094826_121.jpg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中国石化联)副会长傅向升指出,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煤化工产业占世界比重超80%,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

煤化工专委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运行态势良好:总产量达1741.6万吨,同比增长13.1%;平均产能利用率87.1%,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86.9%;营收利润率6.96%,较石化全行业高出2.06个百分点。

“在产业布局上,宁夏宁东、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作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共同构成中国能源‘金三角’,已成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集聚高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伟介绍说,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已构筑起煤制油气、煤基特种燃料等多条完整产业链,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已突破5000亿元。

“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如缺乏实现下游产品高端化的核心技术;高能耗、高排放问题较为突出;产品碳足迹、碳配额等碳指标也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硬约束。”中国石化联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挺表示。

针对这些问题,傅向升提出两条关键路径:一是“反内卷”,坚决防止重复布局与产能浪费,对于现有产能规模较大的地区,鼓励通过上大压小、煤炭用量置换等方式推进新建项目,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推动工艺先进化,创新化、绿色化、多元化,从生产源头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杨挺则从具体发展方向和技术突破层面给出建议。他认为,现代煤化工应优化调整产品结构,重点生产煤基高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推动现代煤化工与绿电、绿氢、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实现耦合发展。在关键技术突破上,杨挺强调需聚焦五大方向,即开发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提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低阶煤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技术水平;研发高附加值煤制化学品、特种油品;开发合成气一步法制化学品等短流程、差异化技术;研发节能节水和环保新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5.10.01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晋ICP备1801119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