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参阅资料 > 民生建设

【资料摘编】中小企业面临困难 扶持政策须更有力度

发布时间:2023-09-22 10:09|栏目: 民生建设 |浏览次数:

【资料摘编】中小企业面临困难 扶持政策须更有力度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20年4月14日

本报记者 王小霞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基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为此,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在疫情下,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市场需求萎缩、没有订单。此外,虽然扶持政策让企业感受到一定的暖意,但有的措施看得见、摸不着,企业感受不明显。

扶持政策要有更多的细节和针对性。当前,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此,需要出台更有力度的扶持政策。多位受访的企业和业内人士呼吁,各级政府应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支持力度的同时,让政策惠及到更多的企业。

企业经营困难 扶持政策加速落地

对企业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订单。晋商创投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其公司主要是做学霸坚果,并给很多学校做配餐,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大部分学校还没开学,所以配餐订单基本没有。我们现在正在开发新产品,开拓线上等销售新渠道。

广州一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也告诉本报记者,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萎缩明显,虽然企业已经复工,但因为没有多少订单,再加上原材料供货不足,目前企业的生产量很小。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疫情之下,一些AI、大数据等科技型企业虽然在国内市场发展稳定,但国外市场受影响明显。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疫情防控可以提供很好技术支撑,国内市场受影响较小,但由于国外市场目前没法继续开拓,所以之前规划的项目很难推进。北京一家大数据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

面对疫情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的严峻考验,中央高度重视,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企政策,如加大金融支持、实施税费减免、支持稳岗就业、社保及公积金优惠、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外贸稳定等。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出台相应措施,为恢复经济按下加速键。比如,为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天津、山东、江苏、新疆等地纷纷出台房租减免政策。在疫情期间,深圳市拿出超过3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相关企业可零门槛获得帮助。而受疫情影响,一些外贸企业无法正常履行国际贸易合同,辽宁省贸促会通过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帮助企业减少疫情造成的违约损失。而作为中小企业大省,江苏省针对中小企业发布了22条政策措施,从减负、强贷、稳就业等多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

资金需求突出 金融措施须更有普惠性

这次疫情让中小企业的脆弱性变得更加明显,企业的资金矛盾更加突出。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虽然金融扶持政策在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但以金融机构现有的风控标准,很难给予中小微企业足够的资金支持,许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还是贷不到款。

我们现在大约需要200万元-300万元的流动性资金,但目前贷款面临一定的困难,银行还是只认固定资产做抵押。晋商创投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目前正在和银行积极沟通,但因抵押物不足,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均反映,房租减免、社保优惠、稳岗就业等政策企业基本都能享受到,这些扶持措施让企业感受到政策暖意,但对于资金需求,一些企业表示仍难以获得。

对于小企业的贷款难题,政府担保公司应该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晋商创投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比如有针对性地扩大担保企业范围,对更多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卞永祖告诉本报记者,疫情期间,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很多支持措施,但有些措施看得见、摸不着,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由于疫情来势迅猛,这些措施中,有些出台得比较仓促,没有时间来进行深入地研究,在落实细节上并不明确,导致落地难。也有一些措施,没有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对企业的财政支持就存在困难。此外,虽然货币政策比较宽松,但由于商业银行的避险心理,更多地将信贷倾向大企业、重点项目,很多中小微企业因此享受不到。

采访中,受访企业及业内人士都反映,当前的金融扶持政策应该更具普惠性。

政策应更细化更有针对性 加大扶持力度

疫情影响下,扶持政策应该更细化和更具针对性。卞永祖指出,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生产型企业与服务型企业、以外销为主的企业与以内销为主的企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不同,受影响的方面也不同。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领域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

其次,在国家层面出台统一支持政策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出台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扶持措施,如可以在劳工、土地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第三,加大扶持政策的力度。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前所未有,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正面临生死考验,必须出台更有力度的政策,加快刺激企业复工复产,这关系到投资、就业、消费等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疫情冲击的严重性,不能等到企业不行了再出台政策,那可能就晚了。

要对中小微企业加快输血,要有更多创新性的扶持其发展的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卞永祖表示,今年以来,央行两次针对中小商业银行降准,体现了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后面还应该鼓励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出台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而且要更具有普惠性。建议地方政府考虑发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集合债,并提供财政担保和利率补贴,让广大中小微企业尽快拿到资金,复工复产。

周德文也表示,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服务需要进行产品创新,如产品通过与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结合,下沉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当中。就像供应链金融、动产融资等,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完成信息搜寻、定价和交易等流程,将订单、产品物流等流动资产抵押进行融资,这可以扩展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让中小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还应对中小企业进行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把稳就业作为头等大事。中小企业解决的就业岗位越多,对其降税降费的力度就应更大。卞永祖表示,还要减免金融机构的相关利息、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晋ICP备18011199号
网站地图